国际学校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国际学校 > 广东实验中学国际部 > 学校动态

广东省实验学校喜报 | 祝贺我校庞敏琪老师荣获广东省第十四届师德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

  喜报 | 祝贺我校庞敏琪老师荣获广东省第十四届师德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卓越文笔的肯定更是对其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践行高尚师德的生动诠释

  庞老师是讲台上孜孜不倦的耕耘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温暖的守护人她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动人篇章此次获奖正是对她将崇高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好嘉奖

  从西藏到广东,铺就我教育之路的三个名字

  江水滔滔,每一滴水都诉说着教育的故事。从比日神山下的雅鲁藏布江,到白云山下的珠江,步履不停,每一朵浪花都见证了我的教育足迹。记忆潮水退去之处,发现有三个名字早已镌刻在心上。

  那个教会我何为理想信念的名字——扎西拉增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逐梦之路,非一步之行。所幸,星光不负赶路人。

  和很多从小就把教师作为职业目标的前辈相比,我是另类的。在高三之前,我从未想过要当老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听到了清代袁枚写的一首诗——《苔》,听说了梁俊支教乌蒙山区,和诗以歌,鼓励当地孩子活出精彩的故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和在“高原红”脸蛋衬托下愈发显得清澈的眼睛给了我深深的感动。我想,这首诗也在告诉我,尽管生命只有一次,可放大生命的价值却有无数可能。于是,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如果有支教的机会,我一定会去的”。就这样,一颗为人师表、躬耕教育的种子悄悄埋下。

  高考后,我如愿以偿进入师范大学读书。本以为和理想只有一步之遥,没想到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连续两年,连续两次从援藏支教面试落选,我已经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个曾经心怀傲气的自己,只能低下头,躲避着周围所有人。我冲出面试场地,却发现泪水模糊视线,我早已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同样看不清的,还有追梦的决心。

  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能否当老师,更开始不可控制地想着是否要放弃理想。

  但命运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一封来自“与农牧民子女通话”活动的信,一封来自西藏的信。扎西拉增,这四个歪歪扭扭的字就那样一下、一下地跳到了我心里,轻轻捧起了我有意尘封的理想。信中写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唯有那一句“姐姐,我等你,你一定要来西藏教我读书”即便再过千百年也记忆犹新。那天晚上,我又发了一条朋友圈。我要告诉全世界,我还在坚持,总有一天,我会实现西藏之约!

  当一个人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所有的荆棘都会化为枯草。第三次参加面试,评委们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前两次的失败教会了你什么?”这个问句像丝线,慢慢勾起回忆,又如清风,大片大片地吹起许多过往画面。我看到了犹疑,也品尝到了心酸,又感受到了期待……最后,无数的这一切只化为了七个铿锵有力的字——“有理想就要坚持”。

  这一次,我的答案比过往面试中的都要短,但却比过往的都要坚定。“扎西”,在藏语中意思是吉祥幸福。谢谢这个名字,它为我开启了第一扇教育幸福之门。它更让我明白,欲为教育家,必先有理想,若理想之锚已定,走上教坛便是水到渠成。真幸福,我恰好就是那一滴誓要将石头击穿的水珠。

  那个教会我何为育人智慧的名字——贡觉曲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系全体,包容差异。甚喜,因材施教有温度。

  西藏林芝的桃花如约开放,我的教育理想也绽放出了第一朵花。踏上八一中学的讲台,望着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耳边恍惚间响起了高三那年听到的《苔》。

  一开始,我跃跃欲试,把课堂讲得天花乱坠,但学生却不停打瞌睡。收上来的第一份作业,字体难以辨认,答案错漏百出,还有十几本全是空白。我渐渐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是那些我自认为“很精彩”的拓展知识,而是能认认真真地看懂汉语课文里的每一个字,读准每一个音。

  此后的四个月里,我想尽办法帮七年级学生补拼音。其中,一个名叫“贡觉曲邓”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连自己名字的拼音都写不对,还特别贪玩,没等老师把“下课”两个字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去操场打球了。好几次和他“赛跑”累得我气喘吁吁,让我分不清是高原反应导致的头疼,还是他的格外调皮惹得我隐隐作痛。但我总会想起,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是他第一个开口喊了声“老师好”;第一次走下讲台时,也是他第一个冲上来帮我擦黑板。这些细节如潮水起伏般反复提醒着我,他不是差生,只是一个有差异的学生。

  于是,在多次观察之后,我买了内地小学一年级使用的拼音卡片,每天晚上把他留下来,一张张教他读、教他拼。刚开始,他想方设法逃走,但我抱着“绝不落下一个”的念头,早早站在教室外堵住他。好几次“交锋”后,他意识到我动了真格,便只好跟着我念起了“a”“o”“e”。夜幕渐深,走出教室,亮眼的星星布满抬头可见的每一处,随之而来的还有凛冽大风。我裹紧衣服,赶快把他送到校门口,一位穿着紫色邦典的藏族老阿妈早已等待许久。她是贡觉曲邓的奶奶。贡觉曲邓十分自然地把书包往奶奶怀里一甩,随意朝我挥挥手,就大摇大摆往前走,跟在后面的奶奶不断向我弯腰,嘴里念叨着那几句我一学期都没听懂的藏语。

  后来,门卫大爷告诉我,她说的是:“老师,谢谢您。”

  时间继续走着,援藏支教的日子即将结束。离开的前几天,恰逢我生日,不知道孩子们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纷纷给我塞大大小小的纸条。一张张地翻开,一句话映入眼帘:“老师,虽然我不是你最优秀的学生,但你是我最骄傲的老师!”看着落款处的拼音,我轻声念出了“贡觉曲邓”这四个字。那一刻,这个名字已不只是代称,更是我教育之路上的一枚勋章。

  贡觉曲邓这个名字,就像一面镜子,光影映照之间,我看到了一位来自东部沿海的年轻大学生放下心中偏见,尊重民族地区孩子个性的故事。甚是喜悦,我能化为涓涓细流,启发智慧,润泽心灵,温暖育人。

  那个教会我何为躬耕、仁爱、弘道的名字——广东实验中学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恩师如水,师育桃李而不言。颇乐,百年名校谱新章。

  前辈们总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省实教师”这个称呼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分量,是靠日日夜夜的钻研撑起的。还记得,李欢老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试讲试遍了整个年级,记录下学生们对每一个问题做出的所有回答。她的笃行给我树立了榜样。轮到我上公开课时,我更是不敢懈怠,将六个班的试讲课堂录下来,反复观看,反复演练。

  春风化雨,静水深流。很多时候,有仁爱之心的教育不活在言语里,而是藏在行动中。犹记得,陈铿主任每次上完课,都会回到办公室意犹未尽地和我们分享刚刚学生的精彩发言;注意到,陈铿主任每天都会耐心倾听学生分享的事情,哪怕话语再多再长,他也总是面带微笑;更想起,陈铿主任的课堂永远对我们开放,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经验,甚至愿意花一下午的时间只为帮助我们打磨一个教学问题。一滴水可以见太阳,陈铿主任总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但我却透过他生动地理解了何为省实气质,何为教育家精神。身为他的徒弟,我常因自己不如师傅博学仁爱而惭愧,更从师傅的无私奉献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潺潺流水,经万里汇入大海,在我看来,每一位内核强大的老师都是“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所谓的“星辰大海”,便是能看到家国前途,更是能关怀人类命运。这样的老师绝不会教出利己主义者。在省实的我,常常听到老师,甚至是学生提到一句话——“要让别人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当班主任的我,也尝试着把这句话教给我的学生。当他们犯了错误时,先轻轻问上一句“你的行为有让别人感到幸福吗”,无需多言,许多学生便已低下了头。也有家长给我留言道:“感谢省实培养了一个懂得爱的孩子”。我想,真正的“传道”,就是应该发生在“化”而非“训”之中。

  广东实验中学,立教于1872年,立校于1924年。校名中,“实”字尤为突出,省实省实,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百年风雨,一代代老师以自身诠释教育家精神,用实际行动擦亮省实金字招牌。百年底蕴,一个个细节指引我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躬耕于教育田野,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心态守护着每日工作,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追求弘扬着时代大道。百年新征程,我这滴水珠、这条小溪能汇入波涛朝着下一个百年奔腾,真是乐在其中!

  江水无言,名字昭昭,师道长存

  于珠江岸边漫步,江面平静,微风抚来。我多希望这滔滔江水能给我带来关于扎西拉增、贡觉曲邓的消息。他们还记得我吗?有继续读书吗?过得怎么样?江水无言,斯人无音,但我知道,他们曾经教会我的都已塑造了我的灵魂。每天在晨光熹微中站上广东实验中学的讲台,说不定,我也会是那个镌刻在别人心上,铺就别人教育之路的名字。

【报名信息】

 免费电话:400-8080-302

 联系人:欧阳老师 手机: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师 手机: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gdsyzx.ctiku.com/dongtai/4712.html
咨询电话: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邮箱:jiangyue2012@qq.com
  • 网址:www.ctiku.com
  • 合作:QQ 1064084825
官方微信
  •  Anne.OuYang
  • 电话:17310788597
  • 微信:Anne8597
官方微信
  •  Grace.Jiang
  • 电话:18017921033
  • 微信:jiangyue2046
关于我们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电子邮箱:jiangyue2012@qq.com

Copyright @ 2024 育龙国际学校网 www.cti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79号
沪ICP备13002341号-19